据报道,7 月 12 日,外交部官网消息,王毅外长在吉隆坡与美国参议员鲁比奥会面,此次接触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。
鲁比奥长期以 “对华强硬派” 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。过去五年,他牵头或联署的涉华议案超过 40 份,内容涵盖贸易、科技、台湾等多个领域。这些议案中,不少带有明显的偏见和对抗色彩,试图阻碍中美正常的交流与合作。
此次会面的促成,有着复杂的国际背景。全球经济复苏乏力,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,其关系走向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。数据显示,2024 年中美贸易额达到 6900 亿美元,占全球贸易总额的 12%。在气候变化、公共卫生等全球性议题上,中美合作的必要性愈发凸显。鲁比奥所在的参议院,在多项涉及中美合作的法案上拥有表决权,这使得他与中方的沟通具有了一定的实际意义。
中方在会面中提出的第一个要求,是停止干涉中国内政。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,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。近年来,鲁比奥多次发表支持 “台独” 的言论,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。中方明确表示,若继续在台湾问题上采取错误行动,将对中美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。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第二个要求,是放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不合理限制。美国政府近年来以 “国家安全” 为由,将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所谓 “实体清单”,限制其获取美国技术和产品。这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,也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。据统计,被列入清单的中国科技企业已超过 600 家,涉及半导体、5G 等多个关键领域。
第三个要求,是在经贸领域秉持公平竞争原则。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,至今仍有部分未取消。这些关税措施导致中美贸易成本上升,给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。同时,美国还在芯片等领域推行出口管制,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基本精神。中方希望美方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做法,为中美企业创造公平、公正、非歧视的营商环境。
鲁比奥在会面中虽未明确作出全部承诺,但也表示会将中方的要求带回美国政府。分析认为,鲁比奥此次态度的微妙变化,与美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。美国当前面临着通胀压力持续、债务规模高企等问题,需要与中国在经贸等领域开展一定程度的合作。
此次会面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,但也应看到,中美之间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。未来,双方需要在相互尊重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,通过更多的对话与协商,不断推动中美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。这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,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。
智慧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